礦山安全是生產的基石,更是生命的底線。中什拉礦山按照公司要求以“全員安全素養提升”為核心目標,通過“理論培訓強基礎、警示教具敲警鐘、現場糾錯促規范”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將安全意識深植于每個作業環節,為礦山安全構筑起立體化防護網。
礦山作業環境復雜,安全風險如影隨形。如何讓每名員工從“知道安全”到“做到安全”,從“被動遵守”到“主動規范”。郭建民礦長按照公司要求“逢八”安全培訓會議上對全體員工除了進行公司各項制度的貫徹,還進行分崗位的安全注意事項、操作規范、正確佩戴防護用品以及滅火器和自救器的使用方法等培訓教育,并在作業現場進行抽查,或者下次會議時進行復查培訓結果。另外每次會議時都會講讀一篇事故案例,通過還原事故場景、剖析事故原因、展現事故后果,破除僥幸心理,強化風險感知,打破“事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僥幸心態。
另外通過各管理人員在巡查和帶班時發現操作不規范以及安全隱患時,現場進行糾錯式培訓并通過測試,實現“發現—教育—整改”閉環管理,錯誤發現及時制止,從而減少事故發生。
在當今人工智能專業化的時代,集團公司要求每位員工學會使用最近火爆的deepseek,郭礦也按要求耐心的教會每位員工下載并學會使用,員工們很快就發現這個軟件成為工業智能化轉型的利器,特別是在礦山這類對安全性、實時性要求極高的場景中,其“領域知識+實時推理”的能力組合優勢明顯。例如,鑿巖作業細化至“站位角度60°±5°”“釬桿推進速度≤0.8m/min”等量化指標,讓操作規范可視化、可測量,深度思考更全面,更細致。
規范是安全的基因,培訓是規范的的搖籃。中什拉礦山用創新培訓打破經驗主義桎梏,用科技手段筑牢操作規范防線,用文化浸潤培育安全自覺。在這片不斷向地層深處延伸的戰場上,每一條規范的操作流程,都是對生命的莊嚴承諾;每一次標準的動作執行,都在為礦山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